去盐田 感受“诗意”与“幸福”的美好
盐田有山有海有港。
在大梅沙海滨公园沙滩上玩耍的孩子。
夕阳下的恩上湿地公园。
静谧的东部华侨城。
近日,深圳市盐田区以区政府一号文印发《盐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,力争打造最具标志性、引领性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全面建成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。根据规划,盐田每年旅游总人次将达2000万,境外游客人次达400万;2025年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。
朝着宏伟目标,盐田在文体旅游领域正精耕细作,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叫好又叫座的网红IP,并将“诗意”与“幸福”的价值观赋予其中,吸引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,和城区同频共振、感受美好。
“三件大事”都与旅游息息相关
旅游、消费、物流,这是深圳市盐田区今年主抓的“三件大事”。
其中,作为一直以来的王牌项目,“旅游”始终在盐田各阶段发展过程中占据十足的分量。而今年,“旅游”再次被提至盐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——这从今年盐田区政府一号文提出“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”可见一斑。
身为深圳传统旅游大区,盐田正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,一大批如“世界旅游新地标”“亚洲首个山海型泛探险乐园”“海洋世界主题公园”等旅游重磅产品即将提上日程启动建设。根据规划,到2025年,盐田每年旅游总人次将达2000万,境外游客人次达400万,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。
实际上,“三件大事”中的另外两件,同样跟旅游息息相关。
先说“消费”。全力发展旅游,归根结底,是为了引导消费、刺激消费。今年上半年,盐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.4%,在拉动经济“三驾马车”中,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。而引领盐田社消零大幅上涨,旅游功不可没。
都说文、体、旅不分家。今年以来,盐田举办了盐田山海半马、简单生活节、草莓音乐节等多场大型文旅活动,同时陆续推出了“小港夜”、盐港夜市等一批特色夜间露营消费场景,积极推动夜间消费和创新产品供给,带来了可观的人流总量,对消费的拉动尤为显著。未来,盐田还将精心打造鱼灯舞文创产品等享誉全国的“盐田手信”“深圳礼物”,升级壹海城中央公园休闲轴、滨海长廊景观轴,打造滨海潮流生活圈,建设盐田新中心大商圈。
根据全年发展规划,盐田2023年力争社消零总额增幅超过20%,全面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——这一成绩能否顺利完成,很大程度上要看旅游行业能否在第四季度持续火爆——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中秋、国庆长假,更将成为盐田文、体、旅产业助推经济的“试金石”。
再说“物流”。 盐田助力深圳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底气,来自于拥有世界级大港盐田港。作为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“一核四区”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盐田港国际航运枢纽区”显然已经打上了独具一格的“工业旅游”烙印。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,但在国内却不常见。相信“盐田港国际航运枢纽区”依托盐田港,在保障航运业务高效运行的同时,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,打造彰显港口特色的知名工业旅游新地标。这样的项目,能为盐田旅游业带来多元化要素和新的经济增长点,同时推动盐田产业升级,也将更好地展示深圳工业发展风采、讲述深圳产业发展故事。
上天入海发展“全域全季旅游”
将自身长项发挥到极致,是重要的成功之道。
从硬件上讲,拥有“老天爷赏饭吃”的丰富旅游“家底”,是盐田发展滨海旅游的底气所在。背靠梧桐山、面朝大鹏湾,盐田地理位置绝佳。249.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、30.2公里海岸线,拥有大梅沙海滨公园、小梅沙度假村、东部华侨城、半山公园带等山海特色休闲旅游资源,并且,都是世界级的。可以说,发展滨海旅游,盐田的区位优势独一无二。
从资源分布看,盐田区西有中英街、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,东有小梅沙、背仔角,北有东部华侨城,南有海滨栈道,旅游景点如珍珠般遍布,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的称号可谓名副其实。有专家表示,“盐田拥有一流的全域生态环境、山海城空完美组合、全年气候宜人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”,这些都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围、更大魅力的全域旅游圈。
为了更好地将自身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,《方案》依托全域旅游资源,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整合、发展,全盘考量。
在全季供给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引进潮流文化品牌活动长期落地、打造世界婚庆之都、建成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世界级深港融合购物商圈……除了暑期和小长假等热门旅游季,盐田积极打好“文化牌”“消费牌”“深港牌”, 迈向旅游业“淡季不淡,旺季更旺”,打开全季旅游发展新路径。
在酒店供给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建设“十全十美”全球顶级高端酒店群。在现有洲际、雅高费尔蒙、美高梅、凯悦、希尔顿等五大品牌基础上,在浪漫的梅沙湾畔、诗意的梧桐山上、最美的半山水库边,新引进布局万豪、四季等五家以上国际品牌酒店,让全球知名酒店品牌云集盐田。
在消费供给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提档升级最具消费吸引力的核心商圈,建设沙头角-中英街商圈,吸引大型商贸企业、中高端免税品牌、中国香港老字号等商家入驻中英街。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《方案》在交通方面展示了盐田“上天入海”的未来蓝图。《方案》提出,要将盐田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“空海游”首选地。加快“一主三辅”码头建设,向西开通盐田至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、蛇口等海上航线,向东开通盐田至惠州、南澳等海上航线;开通大湾区城市群低空直飞旅游航线,创新“直升机+游轮/游艇”模式,实现“从盐田看深圳、看湾区、看世界”。
网红IP刻画盐田“人设”
如今,拥有“流量”,便能让游客成为“留量”。
要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,光凭宏观上提出“山海”是远远不够的,它只是个模糊的概念——毕竟,全球靠山拥海的不只是盐田。真正让盐田成为独一份的,是一个又一个网红IP,尤其像“大小梅沙”“东部华侨城”这样一提起来马上就能联想对应盐田的超级IP,更为难能可贵。
令人欣喜的是,近年来,盐田在打造山海IP方面的努力成效显而易见。比如,灯塔图书馆、新升级的海滨栈道、半山公园带、梧桐山森林会客厅等。今年,盐田新涌现的网红IP尤为频密:既有静态的云海公园、多肉花园婚庆城堡,又有动态的连接深港夜生活的“小港夜”、盐田山海半马、简单生活节、草莓音乐节、奥运级别的水翼帆板赛等。这些IP,都蕴藏着丰富的山海文化基因,能够给大家带来最纯粹、最“盐田”的记忆点,盐田的辨识度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。
此次出台的《方案》,对打造网红IP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。比如,积极布局海上浮岛微乐园、海底参观探险、海洋科普等旅游新业态,丰富尾波冲浪、赛艇潜水、水上飞板等活动,丰富海上休闲体验项目供给;比如,建设“十全十美”全球顶级高端酒店群,对现有的住宿产品进行提档更新;比如,打造“世界婚庆之都”,以年轻的未婚群体为目标,打响“来盐田结婚吧”浪漫品牌概念;比如,大力引进举办更多国内外知名电影节、音乐节、艺术节,构建顶尖体育赛事高地,每年举办国内外品牌赛事10场以上;比如,打造顶级国际会议目的地,依托大小梅沙,培育会议、培训等产业,规划建设国际会议功能区,力争到2025年落地国际性会议展会5个以上,等等。
这些现有的和即将发力打造的IP,无疑为盐田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增加了重要砝码,能够更加清晰地刻画盐田形象,让盐田在全球越来越卷的文旅产业发展中,领先一步,将“流量”实实在转化为“留量”。
相信在新老IP的加持下,“蓝天白云常作客,山海港城入画来”的盐田“人设”不仅停留在一句口号上,其内涵会更加深入人心。
输出“诗意”和“幸福”价值观
山海IP被打造出来后,本身还只是一个略显冰冷的产物。只有将情感寄托于这些IP,才能让它们“活起来”和“火起来”,体现盐田的价值观,从而与全球游客产生粘性。
而“诗意”和“幸福”,与盐田的形象尤为契合。
诗意。作为今年深圳首个大型户外音乐节,今年4月在盐田举行的“简单生活节”不仅有音乐,还有创意集市、缤纷美食。其宣传语写得特别好:“这一次让我们找回,最初听到一首好歌的感动,最初迸发一次灵感的喜悦,最初走向山林户外的勇气。”应该说,盐田已经举办和即将举办的许多赛事、活动,都秉承了这样的情感和理念,即走出室内、拥抱山海、亲近自然,回到生活的原点。在盐田,与山海相伴,赴“诗和远方”。
幸福。根据《方案》,盐田正着力打造世界婚庆之都。其中包括创新设计小梅沙“海誓山盟”婚礼仪式堂,建设最美滨海婚姻登记中心;塑造东部华侨城天麓户外婚礼胜地,打造栖息图书馆、海滨栈道、奥莱欧式小镇风情等网红婚纱拍摄地;联动推出“比翼双飞”空中/海上婚礼、定制珠宝等特色项目,引入顶级婚纱品牌发布会、婚恋影视节目、婚博会等主题活动。到2025年,开发5个以上婚庆旅游产品,引进10家以上顶级婚庆旅游企业,同时举办百场以上浪漫婚礼。幸福,这么美好的一个词,相信能打动很多人的心。
如今的盐田,手握一把山海文体旅游好牌,每张牌都有着成为超级IP的潜力,并且明显正让盐田的山海品牌年轻化。而当这些IP拥有打动人心的价值观,就会与大家在情绪上产生共鸣,提高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盐田山海品牌的忠诚度,进一步产生粘性,从而把“引客来”变成“留住客”,把“头回客”变成“回头客”,将在线的关注转化为在地的消费,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从全市角度来看,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的盐田有着极具特点的差异化发展特色,拥有极强的竞争力,将来定能为深圳高质量发展贡献独有的盐田力量。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盐田、走进盐田、爱上盐田,与盐田一道,实现双赢。
(黄顺 文/图)
“盐”论
寻求差异化
盐田旅游业的二“来”二“去”
旅游很重要的目的,就是找到一处与平时工作、生活具有差异化的地方,看不一样的风景,丰富内心,拓展自己的世界观。因此,城市人旅游,愿意去乡村;农村人旅游,愿意去繁华都市。
盐田作为一个建成区,如何找到自身独特的旅游定位,聚焦全球旅游者的目光?此次出台的《盐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给出了部分答案。
笔者认为,要让国内外游客愿意到一个“城区”来旅游,应该做到二“来”二“去”。
一要慢得下来。城区给人的感觉,大多与忙碌、喧闹、空气质量一般这些词相关。而盐田,恰恰拥有不太一样的城市特质。它依山傍海,空气怡人,生活节奏舒适,无论对城市还是农村游客,都有吸引力。
《方案》中,盐田依托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“SUC国际可持续发展示范区”“中国天然氧吧”这几块金字招牌,充分放大了让游客“慢下来”的可能性,同时提出生态+旅游”“生态+康养”规划,打造大鹏湾/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,新增生态(休憩)康旅、郊野徒步、自驾休闲、山地运动等生态康养旅游线路,令人印象深刻。
二要留得下来。首先是人留得下来,这需要档位齐全的住宿、丰富多彩的夜生活。当前,小梅沙美高梅酒店即将开业,为盐田住宿再添一块重要拼图;“小港夜”、三洲田夜市被越来越多人知晓,盐田夜生活日渐“出圈”。
其次是钱留得下来。旅游中,人是非常放松的,也最舍得消费。在原本中英街、8号仓、盐田食街等消费点基础上,《方案》规划到2025年,引进知名品牌旗舰店、网红体验店、新概念店及连锁店100家以上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——是全景图,也是催征鼓。
此外,笔者还有个提议:既然盐田是以周大福为代表的黄金珠宝设计、生产地,那么游客亲身来到这里,能否实地试戴,购买到质优价廉的黄金珠宝产品?这应该是一处可以着眼发力的消费增长点。
三是说得出去。游客到盐田旅游结束,回去时会如何向亲戚朋友介绍盐田?是笼而统之,还是言之有物?这就涉及到打造有内涵、有外延的山海文旅IP问题。除了现有的大小梅沙、东部华侨城、海书房等知名IP外,根据《方案》,盐田将着力打造世界婚庆之都,并希冀简单生活节、草莓音乐节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大型活动常驻此地。一个拥有“诗意”与“幸福”价值观的盐田,一定值得被游客“说出去”。
四是传得出去。盐田今年将政府一号文设定为《盐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,本身就释放了将这一消息“广而告之”的信号,希望全世界更多人知晓盐田,旅游时考虑盐田。
最为重要的,则是坊间的口口相传。金杯银杯,不如百姓的口碑。让大家为盐田之美所折服,成为宣传盐田旅游的“自来水”,盐田需要精进的地方还很多,任重道远。即将来临的中秋、国庆长假,就是一块极好的“试金石”,我们拭目以待。(黄顺)
下一篇:10万面国旗扮靓鹏城
<返回列表